admin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学院系和招生专业简介(2017年)

admin 直播吧 2024-02-04 38浏览 0

  1.教师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教师教育课程教学部。现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师范类本科专业,2017年均投入招生。

   

  1.1 教育系

  教育系创建于2005年,设置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师范类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幼儿教育和早期教育两个培养方向;小学教育专业开设了小学语文教育和小学数学教育两个培养方向。教育系下设教育学教研室和心理学教研室。我系既承担着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全院师范专业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公共课教学任务。

  自创办以来,我系始终按照“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优良、紧密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强化社会服务能力”的学科建设目标,注重培养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突出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突出学生个人兴趣与志向的培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突出应用能力、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前已连续招生5届,现有在校生270多人。毕业生有在大中专学校工作的,也有在各级各类幼教机构工作的,还有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满意率、就业率遥遥领先。

  坚持“引进、共享、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我系不断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教师。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讲师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比例占25%;教学名师1人,留学归国3人,硕士生导师12人,已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主讲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8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

  结合专业培养的要求,我系配备了标准琴房、舞蹈房和美术教室,还设有较大规模的计算机房、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微格训练教室等。

   

  学前教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徳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熟悉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系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具备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心理学基础、中外学前教育史、教育学概论、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音乐、幼儿舞蹈、幼儿美术、学前卫生学、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园安全教育、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现代教育技术与微课制作、学前教育行动研究、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教玩具制作、学前教育管理学、婴幼儿家庭教育与家长指导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亲子园等机构的婴幼儿保育、教育与行政管理等工作,并能担任幼儿英语、舞蹈、美术、钢琴等技能的培训和指导;还能从事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婴幼儿与家长的教育咨询服务、早期教育课程设计、婴幼儿产品开发、图书出版、幼教管理等工作。

   

  小学教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基础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基本规律,具备小学一线各科教学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心理学基础、中外教育史、教育学概论、汉语基础、高等数学(经管类)、小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卫生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微课制作、小学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教育名著选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与班级管理、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实训、中小学教育行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实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小学各科的教学工作,还能胜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教育与管理工作,也能承担各类相关培训机构的教学教育和管理工作。

   

  1.2 教师教育课程教学部

  教师教育课程教学部成立于2017年,主要任务是承担全院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计划、设置、安排与实施等工作。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合计6门,共14学分,占总学分的8.48%;教师教育类选修课程开设有29门,供全院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学生选修,其中要求师范类学生最低应修满4学分教师教育类选修课程。

  自创办以来,教师教育课程教学部按照“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优良、紧密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强化社会服务能力”的学科建设目标,注重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师教育理念,构建全面的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和扎实的教师教育实践技能,养成师范生良好的教师教育素养。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突出教师教育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突出学生个人兴趣与志向的培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优化。

  立足教育系已有师资条件,依托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师资力量,教师教育课程教学部已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队伍。

  教师教育课程教学部结合教师教育类课程开设的要求,配备了多间微格训练教室、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书法训练教室、语音教室和普通话测试中心等。

   

  2.文法学院

  文法学院下设中文系、政法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独立挂牌,与文法学院合署办公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现有汉语言文学、法学、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属师范类专业。2017年投入招生的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法学。

   

  2.1 中文系

  中文系创办于2001年。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我系已发展成为江西省以宽口径培养中文及相关专业人才、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文科专业系科;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专业每年招收150人左右,迄今已经培养了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生1650余人为地方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我系依托的母体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拥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科研实力,其中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江西省同类专业中办学历史最悠久、整体实力最强的专业之一,也是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经过长期努力,我系已形成一支专业方向布局均衡、教研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年龄与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我系师资现由两部分教师构成:一部分是科技学院的专任与兼职教师,现有35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4人,硕士以上学历20余人;汪木兰、宋易麟、王琦珍、汪大钧、林碧珍等一批教授学者先后在此执教。另一部分是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兼职教师,其中有省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颜敏,江西省首届高校微课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龚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陈琳、龚岚、陈茜、陈志华等。

  我系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需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阅读和写作能力突出,掌握基础教育及其相关理论和教学技能,拥有宽阔人文视野和较强继续学习与自主创新能力,并且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良师德、健全人格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未来的语文教育专家。具体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基础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够胜任各行业部门、各层次的语言文字及相关文案处理工作,如党政机关、文化宣传和新闻出版等部门;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我系高度重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培养未来的优秀中学语文教师以及优秀语文教育专家,课程设置注重基础教育理论、突出专业师范技能、教师素养养成教育,并针对语文学科特点,加强学生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环节。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通识课程与选修课程设置,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胜任各行业部门的语言文字及相关文案处理工作,或者专业深造奠定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基础。

   

  汉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且“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行动研究、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史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胜任各级各类语文基础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成为未来的优秀中学语文教师以及优秀语文教育专家;或能够胜任各行业部门(党政机关、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等单位)各层次的语言文字及相关文案处理工作;本专业还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2.2 政法系

  2001年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建立,2002年开设法学专业。2008年成立法学系,2014年法学系扩大并更名为政法系。下设江西省法律援助处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模拟法庭实验室和教研室等机构。现有法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

  办学之初,法学专业所有专业课程教学全部由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承担,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到师资、教材等,与政法学院法律系完全相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立了政法系,有了自己的师资和教学能力,能够良好地独立完成法学专业教学工作,部分课程聘请政法学院法律系教师任教。从2009年起,法学专业一直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也是我院优势专业之一。2015年,在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全省10所独立学院的法学专业参加评价,我院法学专业被评为第一名。

  法学专业师资队伍优良,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现有专业教师2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助教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59%。外聘教师10人。此外,在培养学生法律事务能力的实习等教学环节和阶段,还聘请南昌市优秀的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担任兼职教师和指导教师。至今已有10届法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学生700余人。许多毕业生在江西省内省外的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目前在校本科生人数为200人。另外,本专业从2010年开始,每年接受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法学专业交换生3至8人,在我系法学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累计人数30余名。

  我系法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应用型的法律职业人才。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设了不少非法律类选修课程、推行读书计划,要求学生平均每周读完一本名著;为加强法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增加了核心课程的学分和课时,并开设了相关的案例分析课程。为培养学生法律实务能力,加强了实践教学。与江西秦风律师事务所等南昌的优秀律师事务所合作,学生在大四实习阶段,可以在律师事务所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与资深律师形成师徒关系,进行法律职业技能训练,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系法学专业以培养“立德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法学知识和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之人才,并将继续探索地方高校的法学本科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进,稳步前进。

   

  法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惯例,具备解决一般法律问题所需的相应理论知识,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民法学、刑法学、国际法、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司法机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部门的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等法律工作或者相关工作。

  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下简称“思政部”)是直属学院领导独立设置的二级教学机构,主要承担全院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等工作。思政部的前身是2005年10月年成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室,2009年9月,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正式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思政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5个教研组。面向全院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及相关选修课程。

  思政部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兼职教师5人。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7人、助教1人;博士5人、硕士16人、学士5人。专任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初步形成了一支政治坚定、基础扎实、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团结奋进、爱岗敬业的教学科研团队。

  进入新世纪以来,结合中央两个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要求,思政部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深入改革,基于多年教学实践,逐步探索了一个“五环一体”的新教学模式(由专题讲授、经典研读、思想论坛、实践体验和综合考核五个环节构成一个教学系统)。“五环一体”的教学模式力图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构建“魅力课堂”、“探究领地” 、“活力论坛”、“精彩舞台”、“检验平台”,在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同时,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把教学适当让给学生,引领他们自主学习,质疑反思,追求可持续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做到真学、真知、真信、真用。该教学模式充分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有力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2013年12月23日出版的《江西日报》在A2版以《“五环一体”突围思政教育困局》为主标题,深入报道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文件精神,思政部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入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思路,狠抓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建设,突出教材、教学、教师建设重点,不断推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3.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现有英语、日语、翻译三个本科专业,2017年均投入招生。其中,英语属师范类专业。

   

  3.1 英语系

  英语系成立于2001年,下设英语教育和翻译2个教研室,现有英语师范、翻译两个专业。我系拥有一支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获得硕士学位教师20人,副高及以上职称5人,讲师12人,承担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本科教育的各项教学任务。自创办以来,我系注重全面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注重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培养能系统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教育、经贸、外事、文化、行政等各部门的教学、翻译、外事接洽工作。

  英语专业自创办以来,注重发展师范专业特色,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能力、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规格及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制定上以培养优秀师范人才为主导,按“英语+师范方向”设置课程,并通过微格实训、校外中小学校的“1+3+1”的实习模式,分阶段、分步骤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教学基本功的系统训练,为各中、小学校输出了一批具有扎实语言基础和教师教育技能的优秀人才。

  翻译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国际视野、高强应用与创新能力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及丰富的人文素养。本专业配备有语音室、同声传译语言实验室等先进教学设施。专业下设翻译工作室,作为学生校内实践基地,对外承接各行各类英语笔译、口译工作。

  历年来,我系学生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成绩斐然,近四年通过率都超出全国同类院校英语专四平均通过率15%以上,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阅读、写作竞赛、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翻译竞赛等比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级各类奖项200余项。

  优良的学风、高效的管理和良好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使我系获得很高的社会声誉,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90%以上的水平,建系至今已有逾百名毕业生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攻读硕士。2015年在江西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审活动中英语专业荣获“全省独立学院排名第二”的佳绩。

   

  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行动研究、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基础写作、英语语法、英语国家概况、基础笔译、第二外语、高级英语、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语语言学概论、基础口译、学术论文写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教育、经贸、外事、文化、行政等部门的教学、翻译、管理等工作。

   

  翻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逻辑思辩能力、较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笔译、口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概论、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应用翻译、文学翻译、交替传译、基础口译、高级口译、中国文化概要、英语国家概况、语言学概论、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教育、企业、文化、外事、旅游、经贸、科研、新闻出版等领域从事各类翻译工作。

   

  3.2 日语系

  日语系开设于2004年,同年9月开始招生,经过13年的探索和发展,日语专业建设逐步趋向成熟,现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我系自创办以来,注重全面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注重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能力、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我系拥有一支朝气蓬勃、教学经验丰富和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并建设了一支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和教辅人员队伍。2016年全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活动中,该专业在全省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二。日语专业方向现设有外语外贸、翻译、外事等三个方向,年均1个班的招生规模。

  多年来,本专业致力于做好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的衔接,围绕“日语+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以日语语言与人文文化教学为基础,注重外语与专业方向相结合,重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联合培养等方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为企业输送各行业日语翻译人才,实行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2013 年 4 月与日本冈山商科大学签订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协议,我系学生有机会到日本短期留学,双方可进行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学术资料、出版物及信息的交换等,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加深了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我系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不断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拥有一批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的中青年教师,现有专任教师6人,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1人;日本留学归国教师1人,多名教师具有赴日进修学习经历。近年来专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并在多次在全国外语微课大赛获得名次。

  近年来,我系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全省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在江西省“心连心”杯日语演讲大赛、日剧配音大赛、笹川杯日语作文大赛等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得奖项。建系至今已有数十名毕业生被包括日本北海道大学、日本香川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大学在内的国内外重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进入日资企业、合资企业、外贸行业、外事部门工作的学生也以他们扎实的日语专业基础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日语语言基础扎实、语言交际能力较强、和人文知识比较广泛、国际视野宽阔的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二外(英语)、日语视听、日语泛读、日语写作、日语语法、高级日语、日本国概况、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近代文学史、日语笔译理论与技巧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日语在外事、经贸、文化、旅游、科研、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

  3.3 大学英语教学部

  大学英语教学部主要负责学院各类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有专兼职教师30名,其中副高以上5人、讲师18人;100%具有硕士学位。整个师资队伍受过良好的教育教学系统训练,具有很强的教学与科研实力。                   

  大学英语教学部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方向,从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围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指导思想,大学英语课程采用3+1的模式,在不同阶段实行分层分模块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

  经过广大教师多年的努力,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逐年上升,接近70%,位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在历年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阅读、写作竞赛、翻译竞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十余项,省级奖项近200项。

  4.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下设音乐舞蹈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现有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空中乘务)五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音乐学属师范类专业。2017年投入招生的专业为:音乐学、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4.1 音乐舞蹈系

  音乐舞蹈系始建于2006年,现开设音乐学、舞蹈学两个本科专业。自创建以来,始终按照“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优良、紧密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强化社会服务能力”的学科建设目标,笃行“厚积薄发,艺鸣惊人”的育人精神。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与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较强艺术表现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艺术教育复合型人才。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江西乃至全国部分地区中小学校艺术师资中的骨干力量,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我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始终坚持“引进、共享、培养”相结合,不断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教师。现有专兼职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双师型教师12人。教师队伍老中青结合,梯队结构层次相对合理。近年来,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科研和艺术实践活动,成绩斐然。在“江西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多次荣获团体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教师指导奖;2016年师生参演的节目在“三亚国际合唱艺术周”比赛中荣获金奖,同时我系青年教师荣获最佳钢伴奖;2016年我系“青蓝无声合唱团”在南昌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型群众歌咏比赛”中荣获合唱类一等奖。2016年由我系教师导演、创编的江西省首届“119”消防文艺作品展暨消防宣传周启动仪式文艺演出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2017年受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邀请,我系师生承担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走进江西大余扶贫慰问演出”的系列工作,将学生的风采推送到了央视的荧幕上;同年我系青年教师在第六届江西艺术节荣获钢琴独奏专业组一等奖。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均有重大突破,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多部,承担并完成科研项目多项。

   我系现拥有音乐教学大楼一座,内设音乐厅、演播厅、录音棚、电脑制作教室、电钢琴教室、舞蹈教室、多媒体教室、合唱教室、黑匣子排练场、琴房等教学场地。

   

  音乐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以及一定的表演理论和技能,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声乐,器乐,钢琴,合唱与指挥,钢琴即兴伴奏,中外音乐史及名作欣赏,曲式与作品分析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够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基层音乐教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工作。

   

  舞蹈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具有较高的舞蹈素质和修养,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舞蹈编创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学校、艺术团体、艺术文化馆、少年宫等单位的中国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的教学、表演、创作和辅导工作。

   

  4.2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自成立以来,始终按照“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优良、紧密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强化社会服务能力”的学科建设目标,笃行“厚积薄发,艺鸣惊人”的育人精神。在培养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大学多元化、综合性的功能,培养能够担当各类节目主持、礼仪庆典主持、配音,具备采、编、播、演一体化,能够独立担当节目制作和策划的高级传媒人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系始终坚持“引进、共享、培养”相结合,不断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教师。现有专兼职教师18人,他们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其中一部分教师来自媒体一线,是极具专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他们把媒体的前沿信息带入校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与媒体的零距离接触。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学以致用,学院为我系配备了演播实训厅、演播剧场、新闻录播室、电脑制作教室、形体教室、黑匣子排练厅、数字摄像机、校园广播电台等学习实践场所。并从创系之初就与媒体保持着深度合作,先后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教育电视台等知名媒体合作,为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实践搭建平台,帮助学生达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的良好效果。

   

  播音与主持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中国播音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表演基础、即兴口语表达、摄录像及制作基础、播音创作基础、文学基础知识与作品鉴赏、播音及配音实践、节目主持艺术、新闻采访与写作、演播空间处理、电视节目策划、文艺作品演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胜任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其他传媒机构播音主持、节目制作、媒体策划等工作;能从事戏剧、戏曲、影视文学创作、评论、理论研究和教育以及文化传播工作;能成为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公共关系人员、新闻发言人、非媒体主持人、社交礼仪人员、企业形象代表等。

   

  5.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下设美术系、设计系。现有美术学、动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表演七个本科专业。其中,美术学属师范类专业。2017年投入招生的专业为:美术学、动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5.1 美术系

  美术系成立于2002年, 2016年和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合培养漆画方向艺术硕士。现有教职工10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在读博士1人。外聘教师10余人,聘请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韩国培才大学等3位著名画家为客座教授。现拥有独立的美术教学大楼,教学设施设备完善,配备11间标准画室,并设立专业的漆画工作室、版画工作室和一个校级“江西师范大学漆画艺术研究中心”。在教学上美术专业立足于赣鄱地域特色,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强的“兼容并蓄”工作室教学模式。近年来,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竞赛,成绩斐然,多次举办具有全国影响的艺术展,师生屡次入选全国美展、全国漆画展等重大展览并获得各类奖项。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术形象、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从生源改善、社会影响力到媒体关注度,受到了专业界和社会评价的充分肯定。

   

  美术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解绘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漆画、版画专业技能和方法,能独立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行动研究、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美术、创作素描、 创作色彩、漆画语言研究、漆画绘制研究、漆画创作研究、中国美术史、版画语言研究、外国美术史、版画创作研究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漆画与版画的创作与研究、中学美术教学与研究、文化艺术管理、新闻出版和艺术设计等方面工作。

   

  5.2 设计系

  设计系现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表演五个专业。现有教学场地1800平米,32个专业教室,校内实验实训室19个,校外实训基地14个,设立服装文化研究中心、创想时代动漫游戏研究中心和中航长江环境艺术研究院三个研究中心。现拥有一支专业素质优良、业务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共有21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2人,助教11人,团队骨干教师都有在各大美院或艺术设计相关企业学习进修的经历。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合理,团队责任心强,团结协作精神好。近年来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在全国性专业大赛、江西省举办的各种专业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如: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览中,荣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全体教师共先后在省市级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并成功申报了多项重点科研课题项目,初步形成了以“产教结合,校企双赢”的协同培养艺术设计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艺术设计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与服饰设计创作构思和成品实现,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构成基础(平面)、构成基础(色彩)、服装速写、中外服装史、时装画技法、电脑服装效果图、服装结构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制作、服装设计学、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服装图案基础、服装立体裁剪、服装设计与产品开发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类服装社会公司、服饰文化研究、服装产品开发与策划、服装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艺术专业素养,系统掌握设计专业基本理论,熟悉环境艺术工程材料、构造、施工与管理,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室内设计、设计手绘表现技法、专业制图、空间设计、园林景观、会展策划与设计、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预(决)算、中外建筑史、人体工程学、建筑速写、展示设计、模型设计制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相关设计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全面掌握现代设计方法,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及较强的造型表现能力和扎实的专业设计理论知识。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构成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创意、字体设计、手绘插画、版式设计、影视制作基础、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设计、招贴设计、展示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胜任电视台、报刊、杂志出版社、影视传媒制作公司、广告设计公司、电子出版机构、高等院校、文化宣传等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策划、创作、制作、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动画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美术修养以及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动画设计及制作技法,具备独特创新思维与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构成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动画设计基础、动画运动规律、剧本创作、分镜头设计、FLASH、二维动画创作、三维动画软件及应用、影视后期剪辑与特效制作、三维动画创作等。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网站、报社、电影电视公司、广告公司、动画、游戏公司等单位从事设计工作。

   

  6.商学院

  商学院下设经济系、管理系、财会系。现有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九个本科专业。除市场营销之外,其余八个专业均投入2017年招生。商学院是一个和谐、团结、开放、奋进的集体,是一方让你成长成才、展示才华、放飞理想的沃土。

   

  6.1 经济系

  经济系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与金融工程三个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学院成立时间最早的专业之一,也是最早开设双学位的专业之一。我系是江西师范大学金融硕士、技术经济及管理等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联合培养单位,与英国林肯大学和桑德兰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阿林顿分校、匈牙利佩奇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日本冈山商科大学等合作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自成立以来,我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秉承学院人文主义办学传统,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文化铸校”办学理念和“以生为本,以德为先”育人思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突出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重课程体系优化,突出“通识+专业+实践”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分类分型分段”个性化教育,突出学生个人兴趣与志向的培养;坚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注重国外名校课程和优秀教材的引进,突出国际间合作办学与联合培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应用能力、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引进、共享、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注重高学历、高素质优秀教师的持续引进。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讲师8人;博士12人,硕士16人;教学名师2人,留学归国8人;硕导18人,已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主讲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50余项。

  我系所开设的专业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匹配度高,毕业生就业渠道广阔且深受各界欢迎,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考取公务员、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以及出国深造的学生呈上升趋势。

   

  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及跨境电商运作,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世界经济概论、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双语)、应用经济计量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物流(双语)、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涉外经济贸易部门、金融保险企业、涉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的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等工作。

   

  经济统计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西方经济的基本理论,掌握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具备良好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素养,熟悉统计流程、方法和技巧,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统计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统计调查、国际经济学、企业统计学、应用经济计量学、多元统计分析、经济统计专业外语、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经济预测与决策、应用统计软件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金融保险企业、各级政府机构等经济管理部门的统计调研、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宣传策划和管理工作。

   

  金融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金融基本理论,掌握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了解当代国内外经济金融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经济金融的政策法规,熟悉金融工具操作流程和技巧,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 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学、国际经济学、金融衍生工具、证券投资分析、应用经济计量学、金融工程、公司金融、财务报表分析、投资银行实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机构任职。

   

  6.2 管理系

  管理系现设有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四个本科专业,是江西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等专业型硕士和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学术型硕士的联合培养单位;已开设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辅修双学位;与英国林肯大学和桑德兰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阿林顿分校、匈牙利佩奇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日本冈山商科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等合作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自成立以来,我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秉承学院人文主义办学传统,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文化铸校”办学理念和“以生为本,以德为先”育人思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突出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重课程体系优化,突出“通识+专业+实践”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分类分型分段”个性化教育,突出学生个人兴趣与志向的培养;坚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注重国外名校课程和优秀教材的引进,突出国际间合作办学与联合培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应用能力、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引进、共享、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注重高学历、高素质优秀教师的持续引进。

  我系所开设的专业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匹配度高,毕业生就业渠道广阔且深受各界欢迎,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考取公务员、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以及出国深造的学生呈上升趋势。

   

  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理论、现代管理方法、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统计、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商品流通和现代物流基础理论,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物流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经济法、企业绩效管理、管理资源计划ERP、项目决策与管理、企业管理案例分析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政府经济职能部门和航运公司、物流企业、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货运代理机构、大中型零售、批发、连锁经营企业等的物流管理实际业务或管理工作。

   

  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理论、现代管理方法、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统计、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和商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网页规划与网页设计、网络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网络营销、网上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类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教育单位等的电子商务经营与管理,互联网业务操作、网页设计、各类门户网站建设、跨境电商、互联网渠道运营,网络信息收集分析与更新处理、电子商务项目规划等工作。

   

  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理论、现代管理方法、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统计、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商品流通和现代物流基础理论,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物流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物流学导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经济学、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经济法、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案例分析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政府经济职能部门和航运公司、物流企业、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货运代理机构、大中型零售、批发、连锁经营企业等的物流管理实际业务或管理工作。

   

  6.3 财会系

  财会系,前身为经济我系财会教研室,最初设立于2001年2月,是学院成立时间最早的教学部门之一,现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两个个本科专业,是江西师范大学会计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联合培养单位,与英国林肯大学和桑德兰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阿林顿分校、匈牙利佩奇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日本冈山商科大学等合作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自成立以来,我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秉承学院人文主义办学传统,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文化铸校”办学理念和“以生为本,以德为先”育人思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突出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重课程体系优化,突出“通识+专业+实践”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分类分型分段”个性化教育,突出学生个人兴趣与志向的培养;坚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注重国外名校课程和优秀教材的引进,突出国际间合作办学与联合培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应用能力、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引进、共享、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注重高学历、高素质优秀教师的持续引进。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6人;博士9人,硕士13人;教学名师3人,留学归国5人;硕导16人,已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主讲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

  我系所开设的专业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匹配度高,毕业生就业渠道广阔且深受各界欢迎,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考取公务员、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以及出国深造的学生呈上升趋势。

   

  会计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具备解决各种会计问题所需要的相应理论和实践知识,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成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税法、电算化会计、审计学、ERP供应链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管理等部门的会计、财务、审计、管理咨询等工作。

   

  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中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能适应岗位有会计、出纳、应付会计、应收会计、总账会计、财务助理、财务经理、预算专员、成本会计、FP&A财务分析、风控主管、内审主管、融资主管、资金主管、税务主管、内审主管、审计经理、统计主管、财务分析经理、财务计划经理等。

  专业主干课程: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统计学、经济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公司财务分析、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ERP—财务管理、创业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西方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任教、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或财务工作;在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各种专业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或财务工作;在金融企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行业做相关工作;在专门的金融、货币、经济、调研机构工作;可自主创业成立会计师事务所和专门理财机构。

   

  7.理工学院

  理工学院下设数学与信息技术系、大学信息技术教学部、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系、物理与电子信息系。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地理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旅游管理七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物理学四个专业属师范类专业。2017年投入招生的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

   

  7.1 数学与信息技术系

  数学与信息技术系成立于2001年,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我系不仅承担着本系三个专业的培养与教学任务,同时还担负起全院数学公共课和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工作。

  我系一直坚持教学改革,通过多年的办学探索与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厚基础、强应用、重实践”的育人模式。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突出应用能力、就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全省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和电脑设计竞赛等各类比赛中,共获国家奖20余项,省级奖励百余项。建系至今已有逾百名毕业生被包括德国汉堡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在内的国内外重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多数同学已经成为所任职学校的骨干教师。一些进入保险、证券、银行等行业工作的学生也以他们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秉承“引进、共享、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我系不断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教师,同时依托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形成了一支专业方向布局合理、教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3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讲师11人,博士9人,硕士25人。

   

  数学与应用数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严格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思维和教师教育技能的训练,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行动研究、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数学分析、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大学物理、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几何、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数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技、教育、经济和企事业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和开发等工作,或继续攻读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具有良好外语运用能力,并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行动研究、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线性代数、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中等专科学校、职业学校、中、小学等教育单位担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计算机信息系统地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能在科研部门、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7.2 大学信息技术教学部

  大学信息技术教学部建设于学院建院之初,该教学部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该部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此外还负责组织开展校内外大学生电脑设计、软件和信息技术等课外竞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科学素养和计算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大学信息技术教学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执行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及各项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为我院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使用软件的基本技能提供了有效方法,也为学生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夯实专业基础。

   

  7.3 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系

  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系成立于2004年9月,前身是地理系,2014年12月更名为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系,现拥有地理科学和旅游管理两个本科专业。

  依托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我系已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老师30人,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博士9人,硕士21人。配有两个专门地理实验室和一个标本陈列室。

  我系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以质图强,在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三年各专业年均就业率在92%以上,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地理教育、旅游管理、城乡规划等相关领域的专业性人才,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信任与好评。其中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近三年考研升学率均在25%以上,一批本科毕业生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985”、“211”高校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地理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教师技能,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行动研究、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地理、测量地图学、地球概论、地貌学、气候与气象学、城市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计量地理学、景观生态学、世界地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学地理教学的工作,同时具有在政府部门、需要地理专业知识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能力,具有参与区域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

   

  7.4 物理与电子信息系

  物理与电子信息系设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等两个专业,设有基础物理、实验物理、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电子技术实验等四个教研室和物理、电子技术、信号处理、电子科技创新等四个专业实验室(平台),专业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室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单价八百元以上实验设备总值达600余万元。目前已构建起层次合理、设备比较齐全的“四位一体”实践平台:以专业实验室为核心,构建课程实验平台;以大学生电子科技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为核心,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以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建立工程研发平台;以校—企、校—校合作基地为核心,建立实践应用(教育实习)平台。

  我系师资队伍在学历层次、年龄层次、学缘分布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的优势。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16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研究生导师9人。“十三五”以来,教师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余项,在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20余项;学术论文被 SCI、EI检索的达40余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在加强理论教学体系建设的同时重视实验、实践环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近3年来,在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大赛、电子技术竞赛等各类比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业质量高,位列全省高校同类专业的前茅。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团队协作精神,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工程图学、电路分析、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线性代数、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FPGA与数字系统设计、PCB制图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在电子、通信等公司企业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和设备的研发、维护、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物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系统掌握物理学专业理论、实验技能和教师专业技能,较好的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德育与班级管理、教育行动研究、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艺术、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电子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其他中等专业学校进行物理教学的专任教师、教育研究与管理人员,或继续攻读物理学和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生,或从事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与生产的具体工作。

   

  8.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下设体育系、大学体育教学部。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2017年均投入招生。其中,体育教育属师范类专业。

   

  8.1 体育系

  体育系创办于2004年。现开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在校生六百余人。我系有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8人,其他年轻教师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并具有较高运动项目特长。

  我系教学场地设施齐全,在青山湖校区与共青校区均有400M标准田径场和综合训练馆。其中,共青校区综合训练馆面积达9000平方米,设有室内篮球、排球、羽毛球馆,体操、健美操、散打、跆拳道、健身、体育舞蹈房等多功能区,并建设了解剖实验室、生理实验室、运动康复中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能较好地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专业办学思路,我系在培养目标上对接体育特有行业职业标准,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让学生掌握扎实、全面的运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系狠抓教学和训练过程管理,强化运动专项管理模式,学生在自己擅长的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羽毛球、网球、散打、运动康复、舞龙舞狮等运动项目上均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与提高。我系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贵产传播基地、江西健康协会运动健康分会、江西体育特有行业职业培训基地、江西省龙狮运动教研基地、江西省龙狮协会副理事长和龙舟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各类运动队曾受邀赴台湾、韩国等地参加国内、国际赛事,并获得国际金奖1枚、银奖2枚、铜奖3枚、国家级金奖5枚、银奖9枚、铜奖4枚等多项荣誉,在2014年“江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体育专业学生获得十多项金牌。运动队多次赴韩国、赞比亚、埃及、老挝等国进行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其中舞龙舞狮被中央电视台、《江西日报》、《佛山日报》、《埃及日报》、台湾东森电视台中国文化传媒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体育教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学科研究的基本技能;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徳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设计、普通话和教师语言艺术、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主项提高、副项提高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培训指导等工作。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经济学、羽毛球、网球、篮球、运动专项、副项提高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社会体育领域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体育俱乐部经营开发以及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等相关工作。

   

  8.2 大学体育教学部

  大学体育教学部建设于学院建院之初,主要负责全院学生的体育教学,开设大学体育课程,开展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体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执行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及各项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大学体育教学部现有专兼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助教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6人,国家级裁判8人,具有硕士学历13人。整个师资队伍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大学体育教学部教师主要进行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科研、群体工作之外,还承担全校教职工体育协会、体育社团以及体育研究机构的兼职服务。

  大学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遵循大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全面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注重学生健康素质、道德人文素质、体育素养、美育素养和创新素质的综合培养;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侧重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为教育原则;逐步建立了以传统文化体育、艺术文化体育、户外运动与素质拓展为特色的课程教学。大学体育课程施行学生自主选课模式,开设有:舞龙舞狮、太极拳、国际标准舞、形体训练、健美操、素质拓展、定向越野、篮球排球足球等多项课程。切实增进学生健康水平和体育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社会生存与生活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和创新奋进意识,养成学生体育参与和终身体育的热情和习惯。以促进学生成为厚基础、高素质、强适应的复合型、创新型全面发展的人才。

   

  9.传媒学院

  传媒学院由传播系发展而来,下设新闻传播系、广告系、影视传媒系。现有广告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五个本科专业。普通类专业与艺术类专业并存,建立起专业融合发展的良性格局。2017年投入招生的专业为:广告学、传播学、影视摄影与制作。

   

  9.1 新闻传播系

  新闻传播系2003年开始招生,现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包括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两个专业。我系在学院创办传播学专业10余年基础上,开拓进取,在新闻与传播知识教学方面全面兼顾实践实训,培养“理论坚固,实践立本”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我系现有授课教师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博士7人,硕士7人;教学名师2人。师资队伍梯队完备、结构合理,教研成果丰硕。近年来主讲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设有非线编实验室、虚拟演播室、新闻摄影实验室等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的教学设备和手段。

  应新媒体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新形势,紧跟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步伐,培养具有厚实的专业基础与高强应用能力的传媒人才,在教学上形成以实践促进教学的培养特色,坚持“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培养理念,将学界名师与一线媒体人引入课堂;并在校内创建系刊、新媒体中心等实践平台,在校外与电视台、报社、新媒体等媒体单位进行合作办学成立实训基地。

  本着贴近实践、贴近媒体的教育理念,我系着力打造“课堂实践、校内实训、媒体实习”的三面一体的教学实践体系。在同类院校中力求走在实践前沿,并将逐步优化师资结构,与业界深度融合,成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孵化地。

   

  传播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具有优良的从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具备较好的社会政策分析能力和传播理论素养,熟悉各类大众传播媒介、工具的使用和运作;具有敏锐的专业嗅觉和全面的人文素质及复合型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构;具有厚实学科基础、开阔专业视野、高强应用能力的“学有专长、习有专技、研有专攻、德有专修”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广播电视概论、受众研究、设计基础、新媒体概论、电视摄像与制作、新闻评论专题与策划、新闻编辑学、网页设计、新闻伦理与法规、整合营销传播、网络传播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大众传媒、网络新媒体、广告、公共关系、市场营销、政府宣传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等传播相关工作。

   

  9.2 广告系

  广告系从现代广告业及文化传播产业出发,主动适应当前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广告学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我系现有广告学专业,师资队伍梯队完备、结构合理,现有授课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博士4人,硕士6人;教学名师2人。近年来主讲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指导学生在国内多个平面设计、广告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我系下设广告设计实验室、广告摄影实验室等较为完善的广告人才实训场地,在专业教学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江西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底蕴,本着“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有特色”的培养思路,我系侧重培养广告设计、广告策划、广告管理、整合营销传播、广告媒体经营等专业性人才。在教学上按照“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教学活动的中心,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实现教学与实践活动的互动,注重广告专业课教学与相关学科教学的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的结合,着力培养广告学科应用型复合人才。

   

  广告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广告实际操作运用能力,要求学生熟悉广告运作基本规律,系统掌握广告学基本理论及实际操作技巧,能够熟练地运用广告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网络资讯平台构建、媒体运作、品牌推广、公共关系、企业形象设计等广告策划活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广告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广告学原理、电脑平面设计、广告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影视广告摄影与制作、广告创意、消费者行为学、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广告经营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市场调查公司,网络公司,企事业单位广告管理部门以及博览和会展业、市场调研与信息咨询行业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品牌经营、公关策划、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企业形象塑造等相关工作,也可在文化创意产业部门从事创意、创新工作。

   

  9.3 影视传媒系

  影视传媒系秉承“厚基础、重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依靠传媒学院优势学科的教学成果,努力发掘国内外影视传媒研究、影视艺术创作的优秀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等多种手段,培养艺术直觉敏锐、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过硬的影视传媒艺术人才。我系目前设有广播电视编导和影视摄影与制作两个本科专业,师资队伍梯队完备、结构合理,现有授课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博士5人,硕士7人;教学名师2人。近年来主讲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指导学生作品在国内各项摄影、摄像等赛事中多次获奖。

  我系一直保持与传媒业界的深入合作,积极引进电影电视、文化产业、艺术推广等部门的高水平专家以开展讲座、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深入课堂任教。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积极申报开设影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努力形成一个集研究、创作、生产、运作为一体的学科群,促成各学科交叉互补,共同发展。

   

  影视摄影与制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影视摄影和制作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影视摄影技术的操作技能,具备影视节目编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适应我国影像摄制等实际工作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视听语言、影视音乐与音响、数字影像制作、影视特效制作、影视广告创作、影视美学、媒介融合实践、影视采访学、剧本创作、影视文化学、中外影视比较、影视技术概论、影视摄像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各级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新媒体网站和其它新闻宣传机构、文化传媒公司、影视行业内从事节目包装、影视特效、图片处理、影视编导、影视作品摄制、影视广告设计等工作。

   

  10.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属于管理型学院,承担教育国际化的拓展、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国际合作交流、外国留学生的引培、输送出国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等为主要任务。

  国际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工作。已与美国西乔治亚州立大学、阿什兰大学、康博斯威尔大学,英国林肯大学、桑德兰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日本冈山商科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等学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此外,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国际化,学院致力于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我院学习交流。

  学院本着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以专业教学为核心,以中外培养为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培养创新型、社会服务型、应用型的中外人才。在新的形势下,国际教育学院将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职能,实施国际合作办学。并搭建起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与国外高校等机构联系和交流的桥梁,使国际教育学院成为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国际化的对外窗口。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学院系和招生专业简介(2017年)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学院系和招生专业简介(2017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